【学习园地】大学,有精神乃显气象
发布日期:2014-10-04 供稿:文汇报 编辑:新闻中心 辛嘉洋 阅读次数:
为了进一步促进集团建设,帮助广大教师、干部群体关注高等教育发展,了解行业发展前沿,拓宽视野,引发思考,党委宣传部特开辟“学习园地”专栏,为教职工推荐具有一定深度的新闻报道和理论思考。此次推荐刊载于文汇报的《大学,有精神乃显气象》一文。
——党委宣传部
摘要: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而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意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等,都是大学最重要的、共同的精神支柱与价值信仰,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大学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历史发展关键期,面临着社会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蜕变、多元文化的交融,大学精神的培育、塑造和弘扬对于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怎样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大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殿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养、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增强国家、民族的文化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导向作用,使其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价值源泉和精神动力。
凝练与引领:大学的文化责任与使命
大学的概念通常被认为是“西学东渐”之后的舶来品,但事实上,我国西周时即有“太学”之名,汉代太学盛行,尊崇儒家学说、倡导通经致用。四书之首《大学》更是开篇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短短十六字,被称为“大学”之三纲,由此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核心理念。
20世纪40年代在救亡图存的危机时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再次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陶先生继承经典文化之精髓而更新两点,将知识者对社会与人民的关怀视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根本。可见,中华文明的精神传统与现代大学的精神追求不谋而合,共同开启了我国大学真正走向现代化的新篇章。英国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曾说过:“世间很少有事物能比大学更美。”大学是一套创新或创造体系、一个社会思想库和智囊团、一座城市的文化高地、一位民族精神的守护者、弘扬者和丰富者。在我国,大学也被视作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被当做一个社会综合实体。毋庸置疑,国内外大学,无一例外,都努力将自己建设成具有现代科学精神、传统文化内涵和高尚艺术品位的社会组织机构。
21世纪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新使命是什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大学的领导者不约而同提出了大学的新功能:大学除了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因此,全球的认识是一致的:大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融合多元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殿堂。
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更加剧烈,社会各群体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诉求趋于多样化,社会主义思想与文化在很多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努力倡导、精心守护和不断丰富。
教育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高校在文化育人活动中,应善于把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不同文化的优势,推动多种文化板块交流贯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大学文化等的作用,促进多种文化形态的交流、交融,同时不回避可控状态下的交锋;通过知行合一的行为文化建设,实现文化意识与文化实践的紧密衔接,引导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支配自身言行的文化自觉。
因此,大学理应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体现者,在经济社会转型、新道德建设以及新行为方式塑造的过程中,为人们持续提供符合时代需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学应通过传播先进、优秀的思想文化知识,以具有广泛感召力和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大学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梳理和深入探究,借助广大教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课教师在课堂及其他场合的传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向纵深发展,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国家意识和世界眼光,肩负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是文化自信自觉的引领者
大学文化不同于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和世俗文化,它的根本特性在于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因此,大学应当具有其他社会实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综观古今中外的大学发展史,大学不仅创造了哲学、人文和科技等世界主流文化,更是始终表现出某一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肩负起引领人类文明的重要历史使命。
创立于1088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大学,它开创了人文教育的先河,创造了当时最先进的人文主义文化,在中世纪,它就是欧洲重要的学术中心,吸引着整个基督教界的众多知识分子;200年前诞生的德国洪堡大学,提倡“学术自由、教研结合”的洪堡精神,创造和引领了人类的科技文明,并以科学思想涵养人才,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水平与质量,这一思想连同学术自由的主张成为近代大学的原则和标志,对世界高等教育曾产生过重要影响;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进一步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威斯康辛大学首倡大学要为农业、工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提出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这一思想得到了其他大学的响应,大学正式与社会主动结合,形成了大学的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可以说,博洛尼亚大学、汉堡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阐发和践行的思想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现代大学公认的三个功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近代西方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建立的“硅谷中心”以及“硅谷文化”,成为现代科技创新文化的发源地和标志物。
再看中国,古代的太学、国子监等国学教育机构以及书院等私学,直至发展到近代的新式学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最终形成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的基本格局,这与这些教育机构的持续而强大的活力和功能不无关联,它们所坚守和延续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中心;尤其到中国现代,北大的“科学、民主”的新文化思想、西南联大的“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更是巩固了中华文化的根基,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由此可见,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变革。因此,作为高等学府,更应自信于自身的文化地位与作用,更应自觉地投入到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事业之中去。
大学是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通过不同民族的人文特色和传统特征来展现,这是当今世界的现实,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趋势。各国各民族通过差异性的文化来标示独特身份,表明自身存在的价值。
中文“大学”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的翻译,此拉丁词的涵义等同于古希腊语Academia,其最初意为“学生集会”或“教师集会”,现为“学术界,学术生活和兴趣,学术环境”。大学在初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民间的、自发的:众多“爱智慧”的人聚集在城邦,聘请智者为他们传授知识,双方为各自所需而结成社团,即universitas。该词的拉丁语传到包容性极强的英语,就有了“university”,此词的内核要义为“universe”(宇宙),“universal”(普遍的,通用的,宇宙的,全世界的),可见大学的包容度、开放度与衍生度。
在全球化背景中,文化是充满生机、始终变化发展的,并不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适时调整,这才是文化的伟大之处。大学之谓,就有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之意,体现了对文化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认同与尊重,即所谓的“和而不同”的认知观。大学不只是简单地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而是在更高层次上担负着科学文化知识、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想信仰传承的使命。
大学在继承和传播先进文化过程中,应该对世界上多样性的文化、语言,不同文化的思想和经典著作开展尽可能多的教学和研究,培养能够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善于并乐于跨文化交际的世界公民,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沟通与对话。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术研究等,以其培养的人才作为载体,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尤其是优秀文化和精髓文化传承下去,播撒科学知识的种子,点燃先进思想的火花;另一方面,搭建多向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以博大的胸怀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的优秀的文明成果,发挥凝练积淀人类文化的作用,并立足于建设和拓展先进文化的需要,对外来文化进行分析、甄别、改造、整合和创新,以一种不失民族特色的姿态融入国际化进程。
价值与操守:大学精神的回归与重构
所谓大学精神,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沉淀、选择、凝聚所形成的能够体现高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个性气质、精神风貌、道德水准和文化品位,并为集团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群体意识,这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大学精神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失去精神的大学,是没有灵魂的大学,不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体现中国特色属性——培育兴国荣邦的大学精神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由对大学精神的一般概括可见,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其内涵本身就具有与社会主义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基因。如果说,普遍意义的大学价值追求包括尊重民主与自由、崇尚学术与创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等,那么,中国的大学精神还具有自己的特征,那就是百年来中国大学在探求教育救国、教育强国历程中所积淀并凝聚的强大精神特质:拥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报国情操,自觉担当社会责任,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格外珍惜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把学习、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作为本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并表现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为己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培育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
对话多元文化时代——培育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多元特征。所谓多元,即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独立发展性,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根据渊源不同可划分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根据时代性质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如按价值体系差异又可分为主流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潮和文化理念蜂拥而来,使高校的文化现状和表达形式呈现多元格局。比如当代中国在发生社会分化的同时,也在经历文化分化,其结果就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亚文化(subculture)的广泛崛起,在校园中广泛存在的社会阶层、职业群体、同龄代族、方言族群、各国生源(包括外国留学生和外国教师)等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亚文化。许多亚文化在各群体间互相交叉、交流、交融、交锋。
在文化内容上,校园内各文化“群落”时常表现出彼此共享,和睦共处的状态,但是,不同的阶层和群体已经能够按照自身的活动特点和精神诉求等塑造出各具个性的内涵和表象,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质。这对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培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大学精神应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蓄”,这就要求高校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尊重多元文化现状,打破传统的一元文化格局,选择新的文化目标,调整价值系统,构思相应的行为方式,树立适应全球化进程以及多元背景的大学精神。
回归高等教育本质——培育志气相济的大学精神
志贵高远,气贵雄浑,这是大学精神的高级境界。对于大学而言,其精神是岁月的积累,扬弃的过程,境界的追求,犹如一块块干柴,不时添加,不断燃烧,慢慢聚成一股相对稳定的不灭火焰,这就是其批判与创新之意识,独立自由之思想,社会关怀之传统等,这些都是大学最重要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大学精神的培育,要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第一,学术需要批判与创新。科学的特性就是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继承传统需要批判鉴别,舍粗取精,去伪存真;学术交流、文化交融需要批判与反批判的碰撞;创新知识、追求真理,需要不断超越他人和自我,不断批判他人和自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需要批判的精神,从而达到超越现实、实现理想的目标。第二,大学精神拒绝一切僵化思想和教条的禁锢与束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始终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求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自由的理性思考和学术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科学的创新和发展。第三,大学精神因其职能还需具备社会关怀的特质。比如为社会培育适应性的高质量人才、为国家发展规划和政府有效施政提供咨询意见、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社区文明提供示范作用等,大学与社会始终是哺育与反哺之关系。
传承与创新:上海师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文化的构建基础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同时校园文化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三个层面,核心集中体现为大学精神。具体而言,校园文化是特定时空中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不仅仅局限于一些社团活动,还包括校旗、校标、校歌、校色、校报、校园网站、校园景观、校风学风、人际关系、舆论导向、心理氛围、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高校是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作为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一所以文科见长、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地方重点高校——上海师大,我们始终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如何更好地参与建设文化强国和推进上海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建设富有我校特色的大学文化。
弘扬师大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弘扬大学精神,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12个词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包容、责任、诚信”则是上海重点倡导的价值取向。我们始终在探索,属于我们师大人自己的共同价值追求又是什么?我校首任校长、中国近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布郎大学博士廖世承先生曾经要求师范院校的每个学生“不单是要知识好、方法好,而且要有专业道德——有责任心、忍耐心、仁爱心、真诚、坦白、乐观、谦虚、公正诸美德”。上海师大在60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师道永恒”的师大精神和“厚德、博学、求是、笃行”的校训,这些都已逐渐深入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精神深处,渗透在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校风、学风、教风等各个方面,成为集团特有的品格和追求。
近年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集团的思想文化建设,既不断继承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又坚持弘扬当代优秀教师展现的高尚品质和职业操守,以此进一步凝练和提升师大精神,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
我们坚守传统文化,通过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东方女儿节等节日与节庆,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使中华传统文化在体验过程中温故知新,深入人心;校名、校训、校歌、校标等是集团历史文化的积淀,我们珍视原创,不轻易修改;我们重视仪式庆典的育人功能,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校青年交响乐团现场演奏国歌并配乐助兴,让师生感觉母校的艺术魅力和品位。面对多元文化交融碰撞,我们坚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广泛吸纳先进的外来文化,通过举办各种国际学术和文化活动,如全年运行的“学思湖海外名师讲坛”、两年一度的“上海师大国际艺术节”等,在集团国际化进程中,推动和参与民间外交,实现中外文化交融,孕育创新灵感;同时,加强海外三所孔子我司建设,夯实我校华文教育基地,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工程服务,扮演好高校文化和教育使者的角色;我们充分尊重中华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和谐并存,促进中国南北方、东西方地域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认同,比如集团每年都要开展数十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京剧、昆剧、越剧、沪剧、肢体剧、黄梅戏、交响乐、爵士乐、民乐、芭蕾舞、民族舞、话剧、歌剧、音乐剧、喜剧等轮番登台,广受欢迎,培养了师生的艺术趣味和文化品位;我们也关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的包容与尊重,例如每年集团部分师生和领导要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度古尔邦、开斋等民族节日,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各类活动也为多彩多姿的校园文化平添了一抹亮色。
完善治理框架,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文化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为重要改革目标,充分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社会基础、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把制度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只有系统持续地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才能逐步实现规章制度与集团长远发展目标之间的深度契合,保证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前一阶段对于大学制度,热议不断,莫衷一是,难有定论。当然,对它的核心要点还是有共识的:主要集中在依法自主办学、学术研究自由、民主管理以及社会监督。
去年,上海师大启动大学章程的编制,这既是我校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集团运行合法性的前提。借此契机,按照“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原则,集团多次召开领导班子务虚会和专家学者及各方代表研讨会,并将集团章程建设列入本年度重点工作,在前期开展的广泛调研和深入讨论基础上初步搭建了《上海师范大学章程》文本结构框架。围绕核心项目,集团进一步明确了15项专题工作项目,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分步制定实施。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论证,现在《上海师范大学章程》已正式定稿。
《上海师范大学二级我司管理条例》经大幅修订后今年也开始试行,这是我校一项传统的基础制度建设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很有特色。随着这两项上下呼应、无缝对接的重要制度的推出,我校制度文化在法理、体系、条规等方面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于治校理政,规约运行,激励改革、保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制定章程和条例的本身也是传递大学文化、提升认识水平、凝聚各方共识、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
除此之外,集团去年颁布了《上海师范大学三年文化行动计划》,以制度化、目标化、项目化的形式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以及路径策略等。
2014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高等集团学术委员会规程》,这将切实提高学术组织在高校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相互配合,为在高校内部实现教授治学,形成鼓励教师专注学术、发展学术,构建以学术为中心的评价机制,提供制度保障。秋季学期开学后,我校将酝酿出台相应的治理举措和方案。
营造博雅环境,美化文脉传承的大集团园
环境文化不仅是精神文化的承载形式,应当反映集团独特的精神内涵,也是师生共同审视的对象,应当充分吸纳师生集体的智慧,更是集团历史的积淀,应当具有文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
富于历史文化特色的上海师大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教育设施是大学文化的物化载体。校园不仅是莘莘学子求知上进、健全人格的场所,更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圣地。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体现,直观地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与特色。
我校徐汇校区地处上海市区西南的徐家汇,历史上曾是东西文明交融之地,有“西方文明第一窗口”之称,历史积淀厚重、人文气息悠远,既与现代化商业圈毗邻,也有众多著名的集团、科研机构、医院及外国领馆设立在此,更有著名历史景点徐光启陵墓、宋庆龄故居、天主教堂、徐家汇藏书楼、圣依纳爵公学、徐家汇天文台、土山湾博物馆、百余幢欧式老洋房等静卧于此;而奉贤校区则坐落于杭州湾畔的奉贤区,此地素有“敬奉贤人”之文化传统。“文革”期间,上海文艺界“五七”干校亦于此落地,许多闻名遐迩的旧日艺术明星大师在这片土地上“劳动锻炼,改造思想”。在这样的区域文化环境中,上海师大得先天之精气和灵性,从徐汇校区的红砖青瓦到奉贤校区的时尚典雅,从植有“为人师表”字样的绿化造型到由叶圣陶先生题词的图书馆,从意味隽永的湖名、路名到形象巧致的景观雕塑,无不将两校区的历史纵横感和现代立体感有机融合,展现出上海师大厚实的历史底蕴和诱人的文化魅力。这些特有的校园景色时常成为不少电影导演的选址。
去年,我校纪念第一任老校长、著名教育家廖世承诞辰120周年之际,其铜像和冠以其字号的“茂如亭”分别落成在行政楼的大厅内和学思湖畔,昭示前人之灵,表明后人之愿,即“师道永恒”;徐汇校区的文科实验大楼和艺术教育中心即将落成,我们刻意并精心谋划着国画大师刘旦宅美术馆,使刘老的师魂与神笔在学思湖畔永存;由海外华人捐赠部分资金新建造的“霞棐剧院”(从捐赠者父亲——旧日上海商人、母亲——旧日上海艺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的)与东部礼堂(建于1953年的原中央音乐我司华东分院音乐厅)错落有致,成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得以圆梦的殿堂;集团发挥部分场馆“资政”“育人”的强大文化功能,藏有大量珍贵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书画、古钱币、碑帖、拓片、唐卡等十余类文物的师大博物馆,常常使中外来宾赞叹不已,流连忘返;校史馆在每年开学时期向新生开放,让他们了解集团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图书馆,尤其是奉贤校区图书馆,顺应iPad+手机的信息化趋势,逐步关闭大部分“没有生意”的电脑房,腾出更多的空间,改成了典雅、宽敞的学生阅览室和工作坊。这几年来,集团启动两校区软环境建设工程,创设“简约、典雅、亲和、得体”的校园视觉环境;广泛征集师生优秀艺术作品,统一策划,布置在两校区的一些公共区域,并标示作者姓名;第一批有关上海师大前世今生的记忆老照片和第二批展现艺术与科技魅力的照片已相继布置到奉贤校区楼宇过道内。师大人确实十分注重物质文化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力求科学与艺术相通,逻辑与形象相接,具象与抽象相连,旨在使师生感到舒心愉悦的同时,尽可能地激发创造性思维。
丰富文化行为,激发文化修身养心功能
大学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职业操守和文化品位,是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大学行为文化之“行”,当然包括大学学人和学者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交流、交往,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影响下的行为方式。作为一所具有一定文化历史,承担文化重任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从上海师大的办学经验和文化传统总结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象和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其目标是为了促进每位成员的发展。从集团行为的表征和作用而言,“知识探究”是基础,“能力建设”是核心,“人格养成”是根本。我们有这样一种共识,即学术是高校的脊梁和精气,决定着她的高度和深度;艺术是高校的的灵性和情趣,代表着她的品位和修养。
我们努力地将众多的应时性、活动性文化凝练成积淀性、标志性文化。在这种理念驱动之下,上海师范大学集聚集团文化教学和科研力量,整合各类文化研究机构和组织,比如2012和2013连续两年,以我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为主体的研究团队参与了全国31省市文化公共服务能力蓝皮书编制,原汁原味地展现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现状和变化;我们持续保持集团都市文化研究的良好势头,拓展并深化与海外知名国际大都市的文化比较研究,推出了一大批标志性、战略性成果;今年,我校成功申报两个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上海提升全球城市品牌形象与增强城市吸引力研究》《上海全球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主动参与上海城市文化研究与发展;集团借助艺术、旅游等特色学科,鼓励师生创作更多的表现“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精品力作,积极融入校区、城区和社区的文化互动和联动,提升上海师大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集团加强各类文化社团和文艺团队的建设,现有300余个社团组织为师生开展各类学术、文化、艺术活动;始于2005年的“上海师大国际艺术节”是沪上高校中唯一独立运作,有固定Logo和主题词,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学国际艺术节,至今已举办5届,参与的国家达40多个,中外演出团队100多个,观众超过10万;校青年交响乐团、舞蹈团、民族管弦乐团、管乐团、现代流行手风琴乐团、长笛乐团、少女合唱团、谢晋艺术实验剧团、师生朗诵团、女教师合唱团等,每学期也在两校区举行义务公演,培养了师生的艺术情趣和文化品位;志愿者文化深入人心,成千上万名志愿者的足迹遍布全国和世界,集团于2012年获得全国志愿者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今年一月上海师大“爱心集团”志愿服务项目,从上海市300多个公益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膺2013年度上海市“青年影响社会”年度十大公益项目,这也是上海高校唯一入选的项目,20年建“爱心集团”2000余所,服务18万人次。除此之外,集团还坚持每年开展师大之星评选、文化艺术三下乡等活动。我校所有的学术、艺术、体育等场所和设施对全社会开放,倡导和激发城区、社区、校区间的互动与共鸣,由此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由此坚信:作风清朗,富于创意,不断革新,引领世风,面向未来的大学,一定能博得学子的欢心和信任。
由此坚信:优秀的师资,民主的校风,科学的氛围,多元的文化才能真正赢得学子的铭怀与感恩。
由此坚信:大学的大,不是大名鼎鼎的大,不是地大物博的大,不是高楼大厦的大,也不是仅以一两名大师而称大,而大学之大在于她心怀博大,器宇开阔,并能以其雨露孕育青苗,以其精神感化世人,摒弃愚昧,追求光明,文化涵养大器,作育栋梁。大学是大彻大悟之境地,更是大爱大善之天地。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陆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