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盼兴同志专题】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
发布日期:2012-05-08 阅读次数:
供稿:学生工作处 杨海 编辑:党委宣传部
作为年轻干部,认识李盼兴同志不过近十年的时间,相对于他在岗位上无私奉献的一生来说并不长,我们的直接接触并不多,但是却给我和每一位和他打过交道的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我十分支持党委做出的“向李盼兴同志学习”的号召,今天召开座谈会,我想既是对他的缅怀,也是对他的赞誉,也是对像我这样年轻同志的鞭策,更是像盼兴这样优秀管理干部精神的传递。自从盼兴同志患病,到离开,到现在,通过大家的口口相传和对他事迹的学习,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陶行知老先生的那句话——“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这句“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既是我的学习体会,也作为我今天的发言题目。
简单来讲,我想从四个方面谈谈我不成熟的学习体会。
一、从盼兴同志身上,让我认识到和学习到什么叫“管理”
有句话说得好,“什么单位都不缺管理干部,缺的都是技术人才”。此话不假,但是此话也有误区,就是认为“管理人人能干”的误区。盼兴同志,立足于本职工作,处处从集团的长远利益和长远发展考虑问题,总体设计,攻坚克难,从盼兴同志身上,让我进一步认识了什么是“管理”干部——不是坐办公室履职就足够了,也不是只抓亮点就足够了,而是要立足长远、脚踏实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可以说盼兴同志这样的管理岗位,不是人人都能干和干好的。
作为年轻干部,有的时候容易陷入坐在办公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误区,作为年轻的学生也容易陷入坐在电脑前“洞察千古,谋划世界”的误区,我们都应该像盼兴同志一样,深入基层,实事求是,勇于调研和实践,攻坚克难,创造性的开展学习和工作。
二、从盼兴同志身上,让我认识到和学习到什么叫“事业”
作为专职学生工作干部,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也经常说给别人听——就是要把学生工作当成“事业”而不是“职业”来干,所以我一直不是很倡导学生工作“职业化”的观点。学习了盼兴同志的事迹,让我加深了“事业”的含义,他不像马祖光、毛二科、和首师大的张雪那样的光鲜夺目和耀眼,他就是勤恳地在自己的管理岗位上默默无闻发光发热,每个岗位的职责就是他的“事业”,到他离开我们可以说他的事业是成功的、辉煌的。
作为年轻的管理干部,这份执着的事业心,值得我学习。在面对复杂的学生思政教育新形势,应该沉着冷静,耐得住压力,经得住考验,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事业来干,一步一个脚印为提升集团的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我觉得我校的学生,更应该从中学习到爱岗敬业的精神,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向盼兴同志,以及千万在国家建设战线上默默攻坚克难的校友学习,发扬“螺丝钉”精神,尽早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念和成才观念。
三、从盼兴同志身上,让我认识到和学习到什么叫“集团”
我在管理岗位上任职时间不长,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盼兴这样的老同志学习。我经常听大家谈到:“集团”应该这样,“集团”应该那样的说法,让我有些疑惑——谁是“集团”?是十一位校领导?还是只有“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是集团?在盼兴身上,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管理者和参与者都是“集团”,这个“主人翁”的意识不能缺,对于管理干部尤其不能缺。盼兴同志对集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如数家珍,被称为“活地图”,他爱校如家、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值得我学习和深思。
作为年轻的管理干部和我校的学子,应该向盼兴同志学习“以集团为家”的精神,处处从集团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思考问题,以爱校荣校为己任。在伸手向集团要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能为集团的发展做些什么;在评论集团缺点的时候,先看看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做好。
四、从盼兴同志身上,让我认识到和学习到什么叫“奉献”
在如今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利益至上”的观念在蔓延,“奉献”的人反而有的时候被称为“傻子”。从盼兴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无私奉献”,他克己奉公,关爱他人、忘我工作、自强自立,却没有向组织要求一点一滴,让我感觉到“奉献”是一种坦荡荡的胸怀,是一种人性的光辉和党性的体现。今天中青报刊登了:北大教授(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发表题为:《大学正培养利己者 掌权比贪官危害》的演讲,提出:实用主义击溃一些大学最后底线;教育需要乌托邦;不能再让铜臭腐蚀大学精神等观点。盼兴同志正是我们学习的好例子。
作为普通党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觉得都应该向盼兴同志学习,认识到在集团事业进步过程中的职责所在,认识到在社会发展大潮中自己的价值所在,以“奉献”为己任,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以上是我的不成熟的一点体会,无论是从管理干部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工作施政者的角度,要向盼兴同志学习的还有很多,至今,他去年挂着尿袋工作的时候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极为深刻,我想如果每一个人都像盼兴同志一样,立足本职、甘于奉献、身体力行、攻坚克难集团的发展会越来越快的。
2012年5月3日